- Aug 24 Tue 2021 05:02
郭哲榮:國巨2327有機會軋空。被動元件不好, 其他的股票也不會多好
- Aug 23 Mon 2021 05:56
【超人氣商品】【荷蘭公主】手持式食物調理攪拌棒-旗艦…
- Aug 22 Sun 2021 17:52
啟動防疫新生活 移民署建議善用多元支付
隨著疫情警戒降為二級,移民署臺中市第一服務站已湧現大批申辦案件人潮。移民署配合行政院推出行動支付普及政策,民眾臨櫃繳納規費時可以選擇實體信用卡或使用行動支付,刷卡免手續費,民眾身上不需要帶著大量現金,也可以避免透過鈔票產生疫情傳染的風險,讓民眾申辦案件時更安心。
- Aug 21 Sat 2021 12:35
主計總處:鋼筋較去年同期上漲56%

【網路地產王/綜合報導】營造工程物價漲漲漲!主計總處調查,營造工程物價今年起漲,短短半年間,今年7月營造工程物價指數年增13.69%,創下2008年10月、近13年最高漲幅。其中,鋼筋價格較去年同期大漲五成六,型鋼漲三成,業界大喊吃不消。
營造工程物價持續上漲,且漲幅愈來愈大,將會影響公共工程及民間營造業投入成本,國發會擔憂,台商回台投資、民間投資正活絡,持續進行,而營造物價上漲,恐會造成物資短缺,進而影響民間投資。
- Aug 20 Fri 2021 11:47
和平島公園產官學攜手淨海 首波清出212公斤海廢﹗
記者 陳家珍/台北報導
肺炎疫情全世界彷彿被按下了暫停鍵,但和平島公園保育的腳步未停歇。海洋保育署在地守護計畫「深潛海廢鬥士-潔淨海洋計畫」110年再度於和平島灣展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得進行潛水活動後,110年7月31日立刻舉辦淨海活動,清出212公斤海洋廢棄物,成果非凡。
- Aug 19 Thu 2021 08:11
匯聚善念 便利即食的好味道
人客呀!這款乀泡麵,外面買不到~疫情期間常備快速食用的泡麵,吃多了卻發現這款藥膳香積泡麵很不一樣,有別於一般的口味,因為很好吃所以一次吃二包麪,那剩下的調味包丟掉又太可惜,所以要多加利用再產生更多不同吃法的麵食,防疫期間宅家自煮最方便,有著濃郁的香氣,藥膳粉末?還有好多枸杞哦~不愛都不行!
- Aug 15 Sun 2021 07:09
竹市租屋族最高領5千!110年度住宅補貼即日起受理

【網路地產王/綜合報導】租屋族看過來!110年度住宅補貼作業第1次受理時間即日起,開放至8月31日下午5點止。新竹市府說明,住宅補貼分為三類,竹市第一類「租金補貼」名額共1271戶,月薪低於3萬3220元者最高可領5000元;第二類「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40戶,第三類「修繕住宅貸款利息補貼」18戶。市府提醒,因防疫需求僅開放線上及郵寄掛號申請,線上申請還有機會抽中Gogoro、iPhone等大獎。
市府指出,今年因疫情影響,為改善民眾無法臨櫃申請租金補貼的不便利,作業單位將109年度租金補貼複審合格、且現在仍有領取租金補貼者,移轉至110年度受理審查,提醒民眾如有身分異動或資料更新者,可透過傳真、郵寄、電子信箱等方式補正。
- Aug 13 Fri 2021 04:27
澎湖秘境/1個母親不崩潰的真實遊記
圖、文/林昱孜
誰說去澎湖只能玩水?到澎湖也可以很文青,位於馬公本島西南側的篤行十村,曾經是民歌歌手潘安邦以及知名歌手張雨生的住處,一棟棟的日式木造房屋,經過翻修後改造成文創園區,裡頭的每一間老屋,在各種特色小舖進駐後,展現出更多元的樣貌,更是不少年輕人現在遊澎湖必訪的網美打卡點,但我不是年輕人、離網美更遠,以下是一位母親的真實遊記。
- Aug 11 Wed 2021 01:58
臺中總醫院獲贈防護隔離衣 提升抗疫防護效能
(軍聞社記者黃劭恩臺北10日電)目前疫情仍維持二級警戒,國軍臺中總醫院秉持「第一線醫療防疫工作切不可鬆懈」的態度,持續守護中部地區軍民健康福祉,立法委員高虹安有感於醫護團隊齊心抗疫的辛勞及作業之高風險環境,今日捐贈防護隔離衣250件,提升第一線醫護同仁的防護力。 高虹安委員表示,自疫情爆發以來,醫務人員在第一線守護民眾健康不遺餘力,防疫物資需求量大且汰換率高,而第一線醫護人員的健康為確保防疫工作的根本,希望藉此次捐贈,展現防疫支援不鬆懈的精神,為醫療前線人員加油打氣,一同攜手度過疫情挑戰。 國軍臺中總醫院院長洪恭誠少將表示,感謝高委員以及這段期間社會各界善心人士及團體有形與無形的鼓勵,抗疫防護效能的提升,對前線醫護人員的士氣維護至關重要,不僅是對院方所有同仁最大的支持及肯定,更是所有醫護同仁為全民健康把關的強力精神補給。
- Aug 09 Mon 2021 09:02
【疫後新旅遊】不搭巴士出遊 運動系單車旅遊正夯
2020年因為疫情打斷了自由出國的生活,2021再次因疫情打斷了自由出門的生活,經歷了2個多月的等待,出門遊玩似乎露出了曙光,然而7/27的降級不解封,對於外出仍有諸多限制,例如必須戴口罩、各縣市在外飲食標準不一,社交安全距離等…甚至在團體旅遊部分,相關規範更是令旅遊業者傷透腦筋,巴士梅花座、餐廳及園區的乘載人數、停車場的總量管制,皆限制了民眾大巴士出遊的意願。
此時,如果排除大眾運輸出遊,使用自己的交通工具就是另一個旅遊的選項,可以是家族開車自由行,自己安排國內旅遊,又或者是騎行單車出遊,單車出遊的好處不少,可以邊玩邊運動、也可以深入景區小鎮、更可以從一踏出門就開始感受到出遊的樂趣,騎著單車穿過都市來到郊區就是一場快樂的出遊。